第0011章
「燕儿,你说,什么才是好皇帝。」这么大的问题,可难倒我了。
我苦思冥想,以我浅薄的见识看来,「唔……能让老百姓吃饱穿暖,不颠沛流离、日夜恐惧,就很好了吧。」
小时候挨饿的苦真是难受。
因为天灾没有得到朝廷及时救助,下层的人们便如浮萍,死的死,散的散。就像小时候被乔柘教着念的一句诗,说……说……
「身世浮沉……雨打萍。」
我想起来,抚掌道:「若是好皇帝,大概也少不了能写出这种忧国忧民之诗的好臣追随,这样,上下一济,何愁没有被称颂圣明的一天呢。」
说完,我有些不好意思,书没读过几本,还论起国家大事了。我以为阿潜会如之前一样嘲笑我。
不想他沉默望着我,半晌,神情端正,认真道:
「我小看了你,燕儿,你不是无用人。之前说你的那些话,请不要放在心上。今日师父和你说的这些,我明白了。」
他如同被当头一棒喝了个清醒,神采奕奕站起来,还亲昵拍了拍我的头。独留我一个人坐在廊边苦苦思索。
我说啥警示箴言了吗。
都能教化皇孙了。
捧着脸,开始异想天开……或许我真是个读书的材料,日后说不定还能混个女夫子当当。
乔柘并非想这么一直躲藏下去,宣帝一病,机会是来了,可随之而来赵氏与洪忠对他们的警惕也会越绷越紧。
虽然我不懂什么大道理,但有一日他和孙将军的谈话,让我明白他的心。苟能制侵陵,岂在多杀伤。
宣帝日薄西山,与朝野二心,他们扶持皇孙继位是迟早的事。可这个位置,必须名正言顺得来。
一时激愤,伏尸百万,自然能更快取胜。可那时,民心也就没了。
得用计,让敌人在最得意的时候出奇制胜,以最小的伤亡赢最大的仗。他说得深,这时我已经有些听不懂了,只看到孙将军眼里的钦佩。
这个曾经被秀才父亲教导要「君子坦荡荡」的人,如今却搅弄风云到看不透的地步。他三千青丝剔尽,却说自己还了俗。
他看似什么都能拿得起,放得下,眉眼却总愁云缭绕。唉。
他们还在说什么暗中驻军、两路分开的事,我在旁已经神游天外了。
孙将军走了好一会儿,我才回过神。
一杯茶递过来,乔柘微笑,「愁着脸想什么呢?」我抿唇接过杯盏,温热微苦。
其实我想问他,为何他明明就像戏本里的孔明先生羽扇风流,指点天下,感觉却很难过呢。
但我没问出口,怕自己多想了。
他也是个多想的人,以为我是为即将改换身份,独自前往北边而忧虑。
「会害怕,对吗。」他问。
说完全不怕当然是狂言,我怅然垂眸,点点头。乔柘浅笑,让我抬头,看一看天。
我不明所以跟着做。
难得没有落雨的天,青而明净,无云无风,界限也无垠,宛若一面罩过来的水镜。乔柘的声音是水面的涟漪。